薛勇
闲暇时我喜欢翻阅一些古代廉吏的文章,尤其是著名廉吏的书法对联,这些对联浓缩了官员的执政理念、抱负,宣言也好,告示也罢,总之是将自己的施政主张公之于众,接受老百姓的监督。这反映出在我国古代廉政文化中,不仅有实现道德修养的途径,也蕴含着大量的为政道德理念和社会大同的美好思想。廉吏乃老百姓口中的清官(青天),在我国历史上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历代对他们都有颇高评价。“廉 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资治通鉴•汉纪十八》)“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永州事使君新堂记》)为官清廉与否,关乎国家的兴衰,政权的得失,个人的毁誉,因而引起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廉吏文化博大精深,其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如:克明俊德、以民为本、立身惟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等等。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人格上的内圣外王是官吏阶层普遍追求,“人皆可以为舜尧”,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成为仕途之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道德准绳。翻阅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典籍,官员的道德修养,无论是对帝王的忠诚,还是对百姓的体恤,抑或是官员自身境界的升华,廉守自律,清正廉洁方面的说教、警句、格言比比皆是、俯拾皆来。
追溯廉吏文化和书法的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汉以来,儒家出身的官吏,大都喜好书法,毛笔是古代官吏的书写工具,他们将自身感悟及其警句、格言书写于门堂书舍,送与师朋亲友再平常不过。他们喜好书法的心理需求在不经意间转化为生活习惯,一日不临池则郁郁寡欢。用毛笔书写对于廉吏们来说,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记录个人情绪流动和理想抱负的需要。潜心染翰,如醉如痴,忘却世声喧嚣、世事纷繁,在不知不觉中通向艺术殿堂的大道。写书法的欢愉,用语言文字殊难表达。唯有亲身经历者,方知其中三味,进而回味无穷,乐此不疲。
谈廉吏,则绕不开政治,因而书法与政治有了不解之缘。康熙皇帝在其执政六十余年的政治生涯中及其看重书法的作用,中年后发现其不断进步的书法技艺使群臣钦佩不已,而颁赐书法作品又能使他们感恩戴德,于是常利用赏赐书法作品密切君臣关系,以致在康熙四十一年五月召集大学士、九卿、翰林、詹事、科道官等140余人至保和殿,分别颁赐御书字幅。每当南巡和西巡时,经常召见官员辅之题词,彰显文治武功,可见书法与政治的联系密切程度。
前几日,和书法家翟德年老师参观了一场“中国梦、道德行”个人书画展,最触动我的是从事纪检工作的作者在繁忙工作之余挤出休息时间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延续,传统的敬业、治学、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廉吏文化在传承。朱光潜先生云“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作为新中国新世纪的官员们,也应向这位人民公仆一样学习古代廉吏崇德重义、胸怀天下、爱国爱民、清正廉明、质朴简约、修身自律、见贤思齐、三省吾身的优秀品质。进入新世纪,腐败已成为我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心头大患,腐败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深刻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清醒认识和坚决态度。希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社会主义人民公仆也能像郑板桥的诗中所说的那样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若能从萧萧风声中,听出百姓的疾苦和呐喊,那民风、政风将为之一新。
当为官行政者忧民之苦、廉洁勤政;军人效命疆场、献身国防;科技工作者废寝忘食、刻苦攻关;农民挥洒汗水、辛勤耕耘时,当这一幅幅画面汇聚在一起时,我认为那就是“中国梦”。